國際油價在歐佩克+(OPEC+)增產預期與美國原油庫存下降的雙重影響下呈現小幅反彈。
一、增產預期壓制油價,但市場已部分消化利空
歐佩克+增產計劃明確
歐佩克+計劃在8月再次增產41.1萬桶/日,這是其連續第四個月實施同等幅度增產,旨在奪回市場份額并懲罰超額生產成員國。
自2025年4月以來,歐佩克+八個主要國家已累計增產137萬桶/日,回補了近62%的減產幅度(220萬桶/日),供應端壓力持續累積。
市場反應趨于理性
增產消息公布后,美、布兩油雖短線跳水逾1%,但跌幅有限。這表明市場已對歐佩克+的漸進式增產策略形成預期,利空情緒部分提前釋放。
俄羅斯態度轉變(從反對增產到接受新措施)進一步強化了增產計劃的可行性,但未引發新一輪恐慌性拋售。
二、美國庫存超預期下降提供支撐,需求端韌性顯現
庫存連續六周下降,供需缺口擴大
美國商業原油庫存較五年均值低約11%,連續五周下降至4.15億桶,為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。
煉廠開工率升至年內高點94.7%,原油加工量同比增加47.1萬桶/日,顯示北美夏季需求旺季對庫存的消耗效應顯著。
地緣風險降溫,但供應中斷擔憂仍存
中東地緣沖突暫時緩和,霍爾木茲海峽航運受阻風險降低,但伊朗與以色列的潛在摩擦仍為市場埋下不確定性。
美國戰略石油儲備(SPR)釋放節奏放緩,進一步減少了隱性供應來源。
三、短期油價展望:區間震蕩,方向待明朗
利空因素
歐佩克+增產計劃若持續至10月(自愿減產全部解除),全球石油供應過剩預期將進一步加劇。
利好因素
北半球夏季需求旺季對油價形成底部支撐。美國庫存低位運行,若去庫趨勢延續,可能觸發補庫需求。
當前油價反彈為供需博弈下的技術性修正,而非趨勢反轉。歐佩克+增產與美國庫存下降的“供需拉鋸戰”將持續主導市場,短期油價或維持65-75美元/桶區間震蕩,需密切關注7月6日歐佩克+會議對8月產量的最終決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