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國際油價上漲的核心邏輯
地緣政治風險溢價回升
特朗普對俄羅斯施加雙重壓力:一方面將俄烏停火期限從50天大幅縮短至10-12天,并威脅若未達成協議將對俄實施100%關稅;另一方面宣布對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啟動次級制裁。
俄羅斯能源出口面臨中斷風險,直接推升市場對供應短缺的擔憂。盡管白宮聲明銅礦石等原材料不受關稅約束,但能源貿易的敏感性使得油價對地緣沖突反應更為劇烈。
美國經濟數據與需求預期改善
美國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長率達3%,遠超市場預期的2.4%,顯示經濟韌性。盡管增長部分受益于進口減少導致的貿易逆差收窄,但消費者支出溫和增長仍支撐能源需求前景。
美聯儲雖維持利率不變,但政策聲明中刪除“經濟不確定性減弱”表述,暗示對未來降息持開放態度。低利率環境通常刺激經濟活動,間接提振原油需求。
OPEC+減產協議執行與庫存下降
美國能源信息署(EIA)數據顯示,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370萬桶,遠超市場預期的150萬桶,反映需求端壓力緩解。
OPEC+成員國持續執行減產協議,疊加美國對伊朗、委內瑞拉制裁,全球原油供應趨緊格局未變。
二、美元指數上漲與油價盤后回落的矛盾性
美元走強對油價的壓制
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但鮑威爾淡化9月降息預期,導致美元指數上漲。由于原油以美元計價,美元走強通常使非美元買家購買成本上升,抑制需求并壓低油價。
歐美原油期貨盤后回落(WTI收報70.00美元/桶,布倫特收報73.24美元/桶)部分反映市場對美元短期強勢的計價。
市場對關稅政策的分歧
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雖推升風險溢價,但投資者同時關注其與歐盟、日本達成貿易協議的進展。
協議若落地可能緩解全球貿易緊張局勢,降低經濟衰退風險,從而對油價形成支撐。但當前市場更聚焦于地緣沖突的短期沖擊,導致油價波動加劇。
三、未來趨勢展望
地緣政治主導短期波動
若俄羅斯未在10-12天內接受停火條件,美國對俄能源關稅及次級制裁可能落地,油價或突破75美元/桶關鍵阻力位。
反之,若沖突緩和,油價可能回吐部分風險溢價,但OPEC+減產與美國庫存下降將提供底部支撐。
宏觀經濟與政策博弈
美國經濟韌性及美聯儲降息預期搖擺將影響需求預期。若GDP數據持續超預期,油價可能獲得額外上行動力。
美元指數走勢需密切關注美聯儲政策信號及非美經濟體表現。
技術面與資金流向
WTI原油突破70美元心理關口后,需觀察能否站穩該水平。若突破72美元/桶,可能打開上行空間至75美元;若跌破68美元,則需警惕回調風險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