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際油價受多空因素交織影響,呈現窄幅震蕩格局
核心利好因素: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端預期支撐油價
伊朗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,加劇中東地緣緊張
伊朗因美國襲擊其核設施,于2025年6月26日正式立法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(IAEA)合作,導致全球對中東核失控的擔憂驟升。市場擔憂伊朗可能重啟核計劃,引發以色列或美國的軍事行動,進而威脅霍爾木茲海峽(全球約20%原油運輸通道)的航運安全。地緣溢價推動油價在事件后短暫上漲,布倫特原油一度逼近70美元/桶。
OPEC+增產預期已被市場消化
盡管OPEC+計劃在8月進一步增產40萬桶/日,但市場此前已充分預期該決策,且第一季度供應過剩幅度低于此前預測(過剩幅度縮減約25%)。此外,歐佩克秘書長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將在年底恢復至疫情前水平,需求復蘇預期對沖了部分供應增加的利空影響。
核心利空因素:美國庫存超預期增加抑制漲幅
原油庫存意外攀升
截至2025年6月27日當周,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增加380萬桶至4.19億桶,遠超市場預期的減少180萬桶。盡管庫欣原油庫存減少150萬桶,但整體庫存增加顯示美國市場供應充裕,削弱了油價上行動力。
汽油庫存大幅增長
同期美國汽油庫存增加420萬桶至2.32億桶,遠超市場預期的減少20萬桶。消費旺季(夏季駕車出行高峰)下汽油庫存不降反升,表明需求復蘇力度弱于預期,進一步壓制油價。
市場情緒與資金動向
油價窄幅震蕩:布倫特原油價格在67-68美元/桶區間波動,WTI原油價格在65-66美元/桶附近徘徊,顯示多空雙方力量均衡。
資金謹慎觀望:地緣政治風險與庫存數據形成對沖,投資者傾向于等待更多數據(如OPEC+實際產量、伊朗核問題進展)以明確方向。
未來展望:短期波動加劇,中長期關注供需平衡
短期:油價將繼續受地緣政治事件(如伊朗核談判、中東沖突)和美國庫存數據主導,波動率可能上升。
